近期,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健康所團隊開展食管癌類器官揮發性有機物(VOC)研究,發現了一種癌細胞氣態標志物,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ACS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,并被選為supplementary cover封面文章。
人體代謝產生的VOC氣體活檢,或中醫聞診/嗅診,是通過氣味成分探測癌癥的方法,具有安全無創、使用便捷、接受度高等特點,也是腫瘤無創篩查領域備受關注的研究方向。以往通過臨床研究可以獲得食管癌患者樣本特征VOC,但這些臨床樣本特征VOC是否直接來自癌細胞代謝以及細胞代謝形成機制是什么,迫切需要開展體外細胞實驗科學研究。
為此,研究團隊利用食管癌細胞和正常細胞,除了常規貼壁2D單層培養以外,還構建和培養了3D細胞球和類器官,并對他們代謝釋放的VOC進行了氣相色譜-質譜(GC-MS)非靶向檢測和分析比較。結果顯示:在單層、球體、類器官狀態下,癌細胞釋放的2-甲基丁酸乙酯均顯著高于正常細胞。轉錄組數據分析表明,2-甲基丁酸乙酯上調可能與蛋白質降解/吸收通路相關。
該工作不僅報告了食管癌細胞VOC標志物,也給出了癌細胞代謝機制研究的目標分子,為食管癌無創篩查與快速檢測技術的開發,提供了細胞學實驗基礎和科學依據。未來,研究團隊利用已建立的“細胞—類器官—動物—人”研究體系,圍繞腫瘤氣體活檢、中醫聞診/嗅診,將系統深入地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。
本工作第一作者為健康所2024級博士研究生鄭香雪,通訊作者為葛殿龍博士后和儲焰南研究員,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院長基金專項、中國科學院合肥腫瘤醫院科研項目等課題支持。
文章鏈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analchem.5c01323
封面(supplementary cover)文章圖示